3月9日,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2011年將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計劃中,有400萬套左右是各類棚戶區(qū)改造!笆濉逼陂g,中國將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qū)改造3600萬套——彼時,將會有20%以上的家庭住房是通過政策保障或是政策支持來解決。
齊驥提及,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投資大概在1.3萬億-1.4萬億之間。而“今年完成1000萬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務,1.4萬億的投資應該說是完全可能的。”
今年600萬套屬增量房
供需矛盾將得以緩解
鄭先生于2009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幸運的是,來京工作不久后,單位為他解決了北京戶口。隨即,鄭先生就著手準備各種材料,開始申請“兩限房”。
所謂“兩限房”,是保障性住房的一種,限套型面積、限銷售價位。“我大概用了3、4個月的時間去準備材料以及審批過程,2010年6月份我在機構備了案”,鄭先生告訴記者。
“本來單身人士要30歲以后才能申請兩限房。但是后來政策變?yōu)楠毶优梢詫⒏改缸鳛榧彝コ蓡T,就可以不算作單身人士,可以提前申請了”。鄭先生慶幸的是,后來政策反復變化,時松時緊,他正好趕上了符合申請兩限房條件的“好時候”。
不過,時至今日,鄭先生也僅僅處在“備案”階段,但是他并不急!拔矣幸粋同事,他等了三年多就等到了,兩限房的房價比市價要低50%還多,他算是幸運的了”。
對于鄭先生這樣等待兩限房的人來說,住建部副部長齊驥似乎為他們帶來了好消息:今年推出的1000萬套保障房任務中,有600萬套屬于增量部分,“建一套就多一套”。更為具體的是,齊驥指明今年有一些城市要大規(guī)模地建一些兩限房,“根據各地報上來的計劃,這兩塊(經適房、兩限房)加在一起,有近200萬套”。
多渠道籌資建保障房
1.4萬億投資有可能完成
業(yè)內人士一直擔心保障房的資金來源問題。
不過,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3月9日的記者會上表現的信心十足:“……今年完成1000萬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務,具體說是1.4萬億的投資應該說完全可能的。而其中的8000多億是通過社會機構的投入和保障對象以及所在企業(yè)籌集而來。而剩余的5000余億元,將由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通過各種渠道來籌集!
具體來說,土地出讓金、公積金以及地方財政預算將作為三大資金提供主體。其中,要嚴格執(zhí)行土地出讓凈收益用于保障房建設的比例不低于10%的規(guī)定,資金缺口大的地方,要進一步提高比例;各地公積金增值收益扣除風險準備金等費用外,要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設。
除去上述三大保障房資金提供主體外,齊驥還提及公積金貸款以及銀行貸款支持保障房建設,以及吸引和鼓勵更多的企業(yè)來參與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和運營上來。
潘石屹:50%的房企
會在兩三年內被淘汰出局
3月9日,潘石屹在微博上發(fā)表觀點,“我認為至少有50%的房地產企業(yè)會在未來兩三年內被淘汰出局! 在微博中,他表示那些實力較差、產品與保障房在地段、質量和戶型上沒有太大差距的企業(yè)將率先被淘汰。而且,“這次調控的根本目的是調整結構”。
之前,華創(chuàng)證券地產分析師楊現領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保障房的建設從長遠角度來看,是有利于給商品房市場“松綁”的。
3月8日,萬科總裁郁亮在2010年業(yè)績發(fā)布會上提及關于參與建設保障房的問題:其一,萬科愿意參加保障房的建設;其二,萬科還沒有找到靠保障房賺錢的方法。
這或許是一個悖論,作為市場的主體,企業(yè)的動力就是追逐利潤。如果建設保障房不能賺錢,為什么企業(yè)要去參與保障房的建設?萬科雖然聲稱愿意參與保障房的建設,但是實際參與的保障房項目也只有四個,分別位于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南京。而且,總裁郁亮也同時表示,“要在不影響股東利益的情況之下做這件事”。
不同于標桿房企萬科,很多開發(fā)商可以低調的等待著春天的到來。一位某大型房企人士在與《證券日報》記者聊天時表示,他們并沒有參與到保障房建設當中去!拔覀冏陨頃ㄆ趯蛻暨M行跟蹤測試,以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忠誠度”,而據他介紹,客戶的忠誠度并未下降!昂芏嗫蛻舳颊J定,自身并不具備購買保障房的條件”,因此,他們仍然關注著商品住宅。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房企品牌日益重要——“同樣一個地段,不同開發(fā)商項目的小區(qū)每平米的價格相差在千元以上”。
除去品牌帶來的效應,大型房企融資和回籠資金的能力都更強。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拿地要比以前更容易”,在過去的時間里,“太多的人進入到這個行業(yè)來,地價被炒得太高,風險太大以致我們不敢拿地”。而現在,和地王頻出的時期相比,“無疑要好過得多”。
無論如何,3600萬套保障房若真能推出,“蟻族”們也就看到了希望;而對于開發(fā)商來說,政策上的松綁,無疑也是行業(yè)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