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電動車補貼政策正式出臺、深圳市的補貼試點正式啟動之后,比亞迪股份[50.20 0.10%](01211.HK,下稱“比亞迪”)的股價卻跌到了去年9月以來的谷底。昨日,比亞迪收報50.1港元,雖然和前一日相比股價略有回升,但是相比4月7日高位時的84港元,三個多月累計下跌已達40.4%。
最近一段時間,比亞迪的確“禍不單行”。西安比亞迪二廠的用地涉嫌違法,以及上半年銷售28萬輛,僅僅完成全年任務的35%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對股價產生了影響。
民族證券汽車分析師曹鶴表示,比亞迪股價持續(xù)下滑,根本原因是其電動車短時間內難以實現(xiàn)產業(yè)化。
電動車產業(yè)化之憂
香港泓福資產研究部主管鄧聲興表示,比亞迪股價前期估值過高。在巴菲特入股之后,比亞迪就一路走高。比亞迪也曾公開表示,之所以巴菲特入股比亞迪,主要是看到了電動車的發(fā)展前景。
今年6月份,國家正式公布了電動車的政府補貼政策,私人購買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合動力F3DM將獲得5萬元的財政補貼,購買E6將獲得6萬元的財政補貼。在深圳7月份啟動的新能源補貼試點中,對雙模電動車追加3萬元、對純電動汽車追加6萬元地方補貼。
在政府補貼的推動下,比亞迪電動車的銷量也一直與預期中存在差距。自2010年3月29日開始,正式向私人消費者銷售雙模電動車F3DM。但是,F(xiàn)3DM的銷量一直是非常尷尬:4月份售出14輛;5月份售出2輛;6月份售出12輛;距離年內銷售1000輛的目標相去甚遠。而在此之前,比亞迪專攻于向政府及企業(yè)團體的銷售,銷量也僅僅在100余輛左右。
對于電動車,很多汽車巨頭看法不同。本田技研社長伊東孝紳在今年5月份曾表示,20年之內電動車難以普及,就目前的電池技術,電動汽車目前很難達到傳統(tǒng)燃油車加油一次行駛500公里的能力。
一位業(yè)內專家認為,現(xiàn)在的新能源政府補貼還只是試點工作,電動車離真正的量產還很遠,目前電池成本居高不下,電動車基礎設施也不完備,電動車短時間內難以產生規(guī)模效益。
汽車市場整體走弱
此外,汽車市場走弱以及比亞迪近期的負面事件也對其股價產生了影響。
20日,比亞迪股份發(fā)表聲明稱,國土資源部對其在陜西省新工廠用地的調查并沒有對公司運營和財務狀況構成重大不利影響。7月15日,國土資源部公告比亞迪西安新工廠涉嫌違規(guī)。
瑞士信貸發(fā)布研報表示,日前國土部公布的比亞迪陜西工廠非法用地一事,會給比亞迪股價帶來長期壓力,該份報告給予了比亞迪“弱市”評級。
今年4月份開始,我國汽車市場出現(xiàn)環(huán)比下滑。比亞迪銷量也從3月份的6.8萬下滑到了4月份和5月份的4.5萬輛,在6月份則繼續(xù)下降到3.5萬輛。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比亞迪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達28.90萬臺,盡管同比增長達63.5%,但距離全年80萬的銷量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
另外,比亞迪籌劃進軍家電行業(yè)的計劃也沒有得到最終確認,曹鶴認為,進軍家電產業(yè)將使比亞迪的戰(zhàn)線越拉越長,企業(yè)的資金鏈和管理也將經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