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成交價格繼續(xù)上漲,國產(chǎn)棉328B棉各月合同價格漲幅均在670元/噸左右,漲幅約為2.5%。同日,鄭州期貨交易所主力合約2011年5月的棉花價格較上個交易日每噸上漲1255元,達到5%的漲停板。
與此前溫州商人炒棉的說法不同,外資棉花收購巨頭的身影浮現(xiàn)。
多名在新疆的棉商告訴記者,目前在新疆棉花領域最為活躍的是路易達孚等國際巨頭!八麄兌加袑H诉M駐新疆收棉花!
業(yè)內人士指出,這些外資巨頭不僅控制了棉花現(xiàn)貨市場的收購,而且對國內棉花期貨市場有成熟的操控手法。
外資造勢手法
外資的造勢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控制市場的過程。外資棉商通過國內外期貨市場影響國內現(xiàn)貨價格,又通過進口棉花和他們在國內收購的棉花影響國內期貨價格,在期貨和現(xiàn)貨兩個市場上不斷翻滾,雙線套利。
2005、2006年度,是路易達孚中國的試水期,也和大部分國內棉企一樣,經(jīng)歷了“高買低賣”的尷尬。當時,棉花收購平均價格是14500元/噸,平均賣出價格是13800元/噸。
但是,依靠熟練準確的套期保值操作,路易達孚擺脫了原本和中國棉企一樣的虧損境地,而且還有盈利。這一年,業(yè)內人士估算,路易達孚的經(jīng)營量不超過10萬噸。
2006、2007年度,路易達孚的新棉收購也取得輝煌的業(yè)績。它在12700元/噸左右的價位收購了約2萬噸三級棉。
而此時,鄭州期貨價格偏高,路易達孚在期貨盤面做了拋空,以鎖定巨大的價差利潤。此后,現(xiàn)貨價格一路穩(wěn)步上漲,而期貨由于拋壓太重,從2007年2月開始大幅回落,直至兩者基差逐步縮小。路易達孚不僅在現(xiàn)貨上取得了盈利,還在期貨上大獲全勝。
“當時的空頭中,就有路易達孚等外資巨頭!币幻鲬(zhàn)棉花領域的投資者回憶,但現(xiàn)貨市場的價格卻被一步步扛起來了。
2007年底,籽棉價格從最高的3.2元/斤滑落至2.8-2.9元/斤,已接近政府的調控價位。隨之,鄭棉市場的價格昂起了頭,與現(xiàn)貨市場價格相呼應的一天出現(xiàn)了。
“下午開盤后,鄭棉價格如同打了強心針一般,價格200、300、400地瘋漲,大伙在探究瘋漲的背后原因!
很多內資棉企人士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外資“陰謀”。
“經(jīng)歷了之前的一段疲軟,境內一些棉企由于資金薄弱,有的開不了工,這給外資進一步滲透糧食領域提供了機會。”金石期貨的一名分析師認為,外資的套路大致如此,通過控制物流、銷售環(huán)節(jié),用低價傾銷來占領市場份額,打敗國內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