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張曉慧昨日撰文表示,隨著利率、匯率等改革繼續(xù)推進,我國貨幣政策將更有條件逐步增強以利率為核心的價格型工具的作用,從偏重數(shù)量型調控向更多運用價格型調控轉變。
文中指出,自2002年下半年以來,持續(xù)、大量的國際收支順差成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顯著特征,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使用和創(chuàng)新,很大程度上正是歸因于對沖銀行體系過剩流動性、抑制貨幣信貸過度膨脹的需要。其中,公開市場對沖操作逐漸成為貨幣調控的重要手段,存款準備金工具被前所未有地使用,再貸款及再貼現(xiàn)從過去投放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轉變?yōu)橐源龠M結構調整為主。
統(tǒng)計顯示,自2003年9月至2011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32次,其中上調28次,下調4次。今日存款準備金率又將啟動新一輪上調,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也將隨之達到20.0%的歷史高點。而利率調整次數(shù)則低于存款準備金率調整。2004年至2007年共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8次,2008年9月以后,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5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2010年至2011年2月又3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