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全球經濟復蘇 貢獻率已超過美國
少了中國“穩(wěn)定器”,世界經濟會更糟(熱點聚焦)
美歐債務危機的影響仍在蔓延,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依然緩慢。在歐美各國深陷金融危機泥潭之時,中國經濟保持平穩(wěn)增長無疑將成為世界經濟的“穩(wěn)定器”。[注冊香港公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日前表示,如果沒有中國對增長和穩(wěn)定提供的動力,那么全球經濟局勢可能會更糟。
兩次危機凸顯中國作用
從2008年美國以雷曼兄弟為首的投資銀行紛紛破產拉開了席卷全球金融危機的序幕,到2011年以希臘為代表的歐洲多國以及美國相繼爆發(fā)主權債務危機,使得全球經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注冊香港公司]在金融危機來襲之時,中國迅速做出反應,推出4萬億財政刺激政策,實現了經濟的企穩(wěn)回升,連續(xù)3年平均增速超過9%,給全球經濟帶來重要的需求和信心支持,為其他經濟體的復蘇扮演著動力引擎的角色。
“相比于美國政策的舉棋不定,中國最早明確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應對金融危機。”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點對全球經濟來講,具有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而且此次金融危機對亞洲地區(qū)的影響相對較小,也是因為亞洲很多國家對中國出口順差,中國經濟的強勁表現帶動了亞洲經濟增長,避免受到金融危機更多的沖擊。而從金融危機以后,亞洲及澳大利亞等周邊國家與中國的經貿關系發(fā)展更加密切。
“中國的經濟成績一直為全世界矚目。[注冊香港公司]我們驚嘆中國年復一年地刷新經濟增長紀錄!崩拥卤硎,30年來,中國創(chuàng)造了3.7億個工作崗位,使5億人能夠脫貧。全球危機到來時,中國是20國集團中率先推出經濟刺激政策的國家,中國在全球機構中發(fā)揮的領導作用也反映了其經濟成功和經濟方面的一些成績。
中國進口助力全球經濟
隨著參與全球經濟的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重要力量。據商務部統(tǒng)計,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年來,平均每年進口7500億美元的商品,相當于為貿易伙伴創(chuàng)造了1400多萬個就業(yè)崗位。在華投資的外商企業(yè)累計匯出的利潤是2617億美元,年均增長30%。中國對外投資企業(yè)聘用的當地員工接近80萬人,每年在當地納稅超過100億美元。
盡管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復蘇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仍然有一些西方政客認為是中國導致了全球貿易失衡。對此,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中國是出口大國的同時,又是世界進口大國。事實上,在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2009年,中國進口量增長2.8%,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在進口方面呈現增長的國家,在全球貿易下降12.9%的情況下,中國進口值仍然超過1萬億美元。
“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中國的進口也會成為世界第一!盵注冊香港公司]陳德銘表示,中國還會成為國際上最大的國內市場,中國不僅給全球的國家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生活必需品,中國自己的生產,也充斥著世界各國各種名牌、高檔消費品,甚至奢侈品。如果沒有這種新的發(fā)展中的均衡,我們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難度可能要比現在大得多。
穩(wěn)定的中國經濟是世界之福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經濟的堅挺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作用已明顯體現。根據世界銀行計算,中國對世界GDP增量的貢獻率2003年還只有4.6%,而到了2009年就增長到14.5%,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貢獻國。高盛研究報告認為,2000年至200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累計貢獻率超過20%,已經高于美國。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xù)發(fā)酵,部分發(fā)達經濟體的主權債務久拖未決,引發(fā)新的危機和衰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注冊香港公司]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更顯得尤為重要。對此,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fā)展也離不開中國。此次危機的爆發(fā)以及影響之所以如此劇烈和持久,究其根源主要是世界經濟結構性失調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對中國和世界來說都是艱巨而迫切的,中國與世界都面臨著共同的挑戰(zhàn)。
“如果調結構、發(fā)展方式的轉變能夠取得成效,中國經濟增長的穩(wěn)定性就更好,不僅對全球經濟增速有幫助,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質量有幫助。”趙錫軍表示,雖然“十二五”規(guī)劃將經濟增速的目標下調到7.5%,但是相對于歐美國家來說還是比較快的。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3%,而美國僅為1.8%,歐洲更是只有負0.5%,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作用就十分明顯了。